南鯤鯓代天府落成後,五王依約,為「囝仔公」立祠廟於南鄰,即今萬善堂之地址。日據時期,廟後的急水溪常常氾濫成災,嚴重影響到廟地的安危,並使得廟和北槺榔山幾乎隔離斷絕,往來只能依靠排筏。沒多久
,「囡仔公」首當其衝被洪水沖垮,後來只好遷徙到代天府東北處暫住。
民國六年,廟宇距離支流僅十來步,南鯤鯓廟岌岌可危。這時,五王起駕,畫了七張「犁頭符」,然後命人購買犁頭七個、大鑼二面,前往祭溪。作法完後,廟南尖地逐漸浮復。隔年,廟方奉五王指示,發動善信二萬餘人築堤護廟,不出數月,堤防築成,稱之為「五王堤」。
五王堤完成後,南鯤鯓已沒有後顧之憂,「囝仔公」於是遷回原地重建小廟,廟稱「萬善堂」,神稱「萬善爺」,並雕造金身和鎮殿金身各一尊。
|